学习困难症是由身体、心理及智力等多因素引发的学业不良症候群,表现为学业成绩持续显著低于同龄水平(通常落后两个标准差以上)。其成因涉及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包括基因易感性、家庭教育方式及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并非单一疾病诊断 [2-3]。
该症候群涵盖阅读、书写、数学等特定领域障碍,常伴注意力不集中或协调功能异常。国际定义存在差异:美国学界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理过程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发育早期认知处理异常引发的技能获取障碍;日本学界关注脑功能轻微失调引起的特定学习困难 [2] [4]。中国学龄儿童发病率约10%,《学习困难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推动北京、上海等地医院设立专科门诊 [1-2]。
1963年科克首次提出"学习障碍"概念。2020年代中国加强领域研究,通过规范化诊疗体系改善儿童学业不良现状,相关门诊已覆盖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
```
- 中文名
- 学习困难症
- 外文名
- learning disabilities
- 别 名
- 学习困难
- 多发群体
- 学生
- 常见发病部位
- 无
- 常见病因
- 尚不明确
- 常见症状
- 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等
- 传染性
- 无
- 提出者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克
定义
播报编辑
学习困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不良,学习成绩长期、持续、显著落后于同龄同年级水平,一般指低于同龄同年级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 [2]
原因分析
播报编辑
学习困难的原因如今尚不清楚,仍处于探索阶段,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既有先天因素,也有非先天因素。总之,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今,关于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如下一些研究成果或认识。
LD(learning disabilities)是西欧国家习惯的省略用语。历史上对LD曾有过多种定义。LD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问世以来,至2019年为止已经有56年的历史。如今,可查阅到的与学习障碍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90种以上。根据欧美的医学统计显示,我们每六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所影响。究竟学习困难是什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定义:学习困难是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我们所讲的“学习困难”一般是指由于有读写困难、多动症及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具体表现。
发展状况
播报编辑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2]
当前,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干预指南,导致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现象,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断和干预工作中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因此,学习困难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2]
国际标准
播报编辑
国际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克(S.Kirk)于1963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念。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在此之后,学术界研究比较活跃,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宗旨,其概念有所不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LD是指与理解、运用语言有关的一种或几种基本心理过程上的异常,从而导致儿童在听、说、读、写、思考或数学运算方面显示出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些异常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调、阅读障碍和发育性失语症等情形。但LD一词不包括因视觉、听觉、动作障碍、智能不足或环境、文化、经济等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学习问题。
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NJCLD)的定义
LD是指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运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通称。这些异常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所致。个体内在自控行为、社会认知与交往中的问题可能与学习无能同时存在,但这些问题不在LD范畴之中,同时,LD也可能与其他残障(如精神发育迟滞,情绪紊乱等)或外界不利条件(如文化差异,教育缺失或不良)相伴发生于同一个体,但LD并非后者的直接后果。
LD是个体在涉及理解或运用语言(口头或书面语言)方面的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出现的失常。这种失常可能表达在听、想、说、读、写、拼音或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不足。但不包括由视觉、听觉或运动系统缺陷、智力落后、情绪失常或由环境、文化或经济状况引起的学习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学习障碍是指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非先天性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达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日本学者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出现"学习障害"这一用语。从字面上说,它给人以重度缺陷的印象,即“从智力发展水准看,属正常范围,但个人内差中有严重的失常,亦即具有差异这一LD的特殊状态”。
日本学者辰野千寿(1986年)认为:LD儿是指有的儿童虽然智力一般,感觉器官和运动功能也没有障碍,环境方面也不存在问题,却出现视觉或听觉障碍、注意范围狭小、持久性短、活动水平异常高、容易冲动、反应过敏、心神不定等问题,所以,在智慧学习(如读、写、算等的学习)上成绩不佳。这和学业不佳儿童、学业迟缓儿童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这是由脑功能的轻微障碍所造成的。
1999年,日本学习障碍以及类似学习上有困难儿童学生指导方法调查研究协作者会议的定义是:LD,一般是指总体的智力发育并不迟缓,而是表达在听、说、读、写、计算或是推理能力等特定的学习和使用方面显示出各种各样显著困难的状态。其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功能障碍有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以及环境的因素不是产生LD的直接原因。
俄罗斯学者的定义
俄罗斯特殊教育学者们把LD儿称为心理发展迟滞儿童。心理发展迟滞是一个心理教育概念。学者们认为:心理发展迟滞儿童是从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发展方面的障碍来确定的。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水平不相符。第二,儿童所产生的学习障碍不是长期存在的,即是暂时的。儿童总是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用所给的提示或帮助,掌握解题原则,并把这一原则转移到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上。
病症原因
播报编辑
学习障碍原因前提假设
学习障碍病因
1.生理因素:
2.环境因素:
(1)不良的家庭环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儿童从小就未得到大人充分的爱抚,特别是缺乏母爱;
3.营养与代谢:
近来研究证实,儿童学习困难与营养代谢相关,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可影响智力发育。过去认为碘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锂元素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学习。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发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儿童,而铁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心理因素:儿童学习困难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过去已有认识,近来大量研究得以进一步证实,儿童学习困难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普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显示,学习困难是由于小脑发展迟缓造成的,小脑功能若无法有效发挥,将导致各类的学习困难。因为每一个人的小脑发育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学习困难的症状也不会完全相似,症状也常常相互重叠。由于小脑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讯息处理中心,能将我们的能力“自动化”。有了自动化功能,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技能,在我们学会后是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直接做出来的。一旦小脑无法有效自动化运作,每做一件事都要重新学习,那就很可能让阅读书写、动作协调、人际关系等……这些一般人都轻易可学会的生活技能变成困扰,甚至变成灾难与恶梦,不论怎样奋斗挣扎,却总是陷在一筹莫展的困境。
主要影响
播报编辑
学习困难影响
一般而言,有学习困难的人的智商都是正常的,甚至有时候超越常人,但偏偏一些普通人认为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却要付出巨大努力仍难以做到。当普遍认为简单的事情变成艰巨,对患者就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他们的自信会大大降低,挫败感会使他们变得孤独或离群及产生烦恼及沮丧。这些都会进一步演变成严重的行为问题,从而影响人生道路的发展。如果孩子受这些问题困扰,父母就更加痛不欲生。当望子成龙的期望幻灭,孩子从活泼可爱而变成孤独、沮丧,那是多么痛心的事。所以,学习困难不但对本人的个人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打击,亦会影响到他们的家人及朋友的正常生活。
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病率
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取的标准和定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据国外统计,约20%的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攀枝花市(1987年时)和长沙市(1988年时)调查小学生,发现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分别是17.4%和13.2%,男女之比约为2∶1。
心理医生参与儿童学习困难的干预有什么好处?
心理医生主要针对一些孩子的学习困难进行工作。每个学校都设有由心理医生、老师及家长组成的常设机构,每个学生都有心理档案,每年必须进行心理测评,用以指导下一步的教育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素质进行评定,以帮助患儿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心理医生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心理医生在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时及时介入,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可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地发展,也可使自己的心理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样,学习成绩才能达到最好的水平,并能提高儿童适应复杂社会的素质,并且使之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因此,心理医生对儿童学习困难的干预,要达到的目标就是:1.使智力正常的儿童发挥最佳的机能;2.发挥潜能;3.发展自己健康合理的个性;4.消除人格和行为的障碍。使其更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使其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命运。对学习困难干预的工作方法,是通过测查、分析和观察,以了解儿童行为和能力方面的特点,了解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方面各种不同能力的发育程度,以及对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良而产生的对学习失去信心及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进行干预,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平等的朋友关系。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心理训练或药物治疗,使儿童摆脱心理冲突,恢复到平静和愉快的学习中来。对儿童学习中的一些障碍及困难,及时发现加以解决,对孩子的父母给予指导。
学习困难分类
一、阅读困难
2.朗读方面
3.回忆方面
4.理解技能方面
逐字理解有困难,无法正确说出阅读内容中的有些细节和一些特定信息;理解性理解技能不足,不能从阅读材料中得出结论,无法比较观点之间的差异、无法把新的观点与学习过的观点综合起来;评论性理解技能不足,无法将阅读材料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无法分析作者的意向和信念、无法将阅读材料互相比较。
难以划出重点、无法认识阅读材料的性质、无法划分段落等。
二、书写困难
研究发现,许多学习困难儿童在精细动作能力上发展不足,造成了不同的书写困难。书写困难也叫书写缺陷或视觉—动作整合困难。学习困难儿童典型的书写困难一般有如下表现。
1.握笔方法不正确
2.书写姿势不正确
身体与桌面的距离不当,太远或太近;手臂与身体的距离不当,太贴近身体或太远离身体。
3.力量控制不当
用在铅笔上的力量过重,会折断笔尖或戳破纸;肌肉过于紧张,手指僵硬,运转不灵活;力量不够,握不住笔或笔道太浅。
4.字不均匀
对单个字的结果缺乏理解,该大的不大,该小的不小,如“吃”的左右两部分写得一样大,变成“口乞”;字与字大小不一,粗细不一。
每个字的组成部分之间距离太远,如“明”的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距离太远,变成了“日月”;字与字之间距离太大或太小。
6.笔顺不正确
7.字迹潦草
字没有结构,东倒西歪,不成比例;没有笔画,横不像横,竖不像竖,信手乱涂,有时连自己都认不出写的是什么。
8.字混写(记)
三、数学困难
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需要多种认知过程参与的活动,特别需要具有良好的推理、分类、组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另外,在解应用题和学习代数中,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学习数学前应该已具备了一些准备技能,如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来比较、分类、配对、排列物体的能力,认识到总体是部分之和,认识10个阿拉伯数字并了解其涵义,把一种物体里的所有个体一一分配给不同的对象,能模仿和回忆物体的空间排列等。
学习困难儿童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与书写数字困难
2.数数困难
在大声数数时,常会把一些数字跳过去;序数理解有困难,如不知道一周中的第二天是哪一天;无法正确地按一定的要求数数,如要求数出班上穿红裙子的女孩、要求顺序从l数到30但不能数含有4的数和4的倍数时,往往不能正确完成。
3.数位困难
4.计算技能不良
把数字颠倒或反向,如71读成17;在运算过程中数字的位置排列发生错误,如54-36=22。
改善学习困难的方法
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学习困难,比如:
2.药物治疗;
功能治疗、视觉治疗、语言治疗、物理治疗、食物疗法、感觉统合治疗、针灸、大脑皮质测试 等等。然而,对于长期来说,这些协助的方式并无法达到自身改善目的,因为这些疗法大多是针对表现出的行为而忽略了真正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治标不治本。
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报告提出很多证据,证明了小脑的角色还要重要很多。
小脑功能不全,当小脑没有完全发展,某些任务就无法自动化。
1:手, 眼协调不佳;
2:无法专注和记性不好;
4:执行任务时,需要较长的时间。
1.智力标准。标准化智力测验成绩智商下限为70-75。若智商低于70者,不属于学习困难。
相关资讯
播报编辑
2024年10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开放预约。此前,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多所医院均成立了“学习困难”门诊,还有医院设立了注意缺陷多动门诊、抽动障碍门诊、语言发育迟缓门诊等多个分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