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盛京(清代两京之一,今辽宁省沈阳市)一般指沈阳市
沈阳市,古称盛京、奉天,辽宁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1] [201] [216-217]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南部、辽宁中部,总面积12860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4月,沈阳市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145] [215]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924.3万人。 [214]
沈阳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沈阳一跃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2] [158] [192]
沈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21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驻地, [100]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主赛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物流枢纽、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3-4] [150]2024年,沈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14]
- 中文名
- 沈阳市
- 外文名
- Shenyang
Mukden - 别 名
- 奉天、盛京、沈州
- 行政区划代码
- 210100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辽宁省
- 地理位置
- 东北地区南部、辽宁中部
- 面 积
- 12860 km2
- 下辖地区
- 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 政府驻地
- 浑南区沈中大街206号
- 电话区号
- 024
- 邮政编码
- 110000
- 气候条件
- 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
- 人口数量
- 924.3 万(2024年常住人口)
- 机 场
-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 车牌代码
- 辽A
- 地区生产总值
- 9027.1 亿元(2024年)
建制沿革
播报编辑
唐代时期,属于安东都护府“沈州”。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清军攻占沈阳。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并在沈阳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8]明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大规模扩建沈阳城,在沈阳修建盛京八门。 [7]明崇祯七年(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称“盛京”。明崇祯九年(1636年),蒙古归顺后金,用白骆驼驮着蒙古圣物——吗哈噶喇金佛、传国玉玺来沈阳。皇太极敕建莲花净土实胜寺,因其是清皇室家庙,因此又称皇寺。满、蒙、汉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 [9]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修建东、西、南、北四塔四寺,意让四塔四寺护佑人民,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盛京(今沈阳)为陪都。 [10]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清朝实行移民奖励政策,拨内地各省人民来此开垦。此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安家屯垦,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村屯都是顺治元年以后建立的。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盛京城(今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清朝时期,全国只有在北京设顺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并称,可见规格之高。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政府规定“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定地方官的升迁,或赐匾额,高悬门第,以示褒奖”。政策十分优惠,许多地方整村屯迁来,有的地方官率领而来,推动了屯垦,这就是著中的顺治年间拨民事件,沈阳地区许多人的祖先都是顺治年间拨民而来的。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令》,规定“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雍正四年(1727年),随着移民不断增加,清政府在吉林乌拉城设立永吉州(今吉林省吉林市),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设立泰宁县,在伯都讷(今内蒙、吉林和黑龙江交界的松原市宁江区)境内设立长宁县,皆归奉天府(今沈阳)管理。 [63]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张作霖统治的首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奉天府改为沈阳县,隶属奉天省南路道。 [117-118]民国十二年(1923年),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民国十六年(1927年),汉口八七会议后,党中央为了统一对东北党组织的领导,决定派陈为人组建中共满洲省委。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临委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将中共满洲省临委改为中共满洲省委。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罗登贤等先后担任省委书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省名为辽宁省,4月2日,改“奉天市”为“沈阳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伪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之后建立伪满洲国。 [11]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日,沈阳正式解放,沈阳特别市政府成立,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市内实际划定的22个区合并为8个区,沈阳县归沈阳市辖。 [101]
1949年5月,沈阳特别市政府改为沈阳市人民政府,隶属东北人民政府领导。 [101]
1954年,沈阳市改为辽宁省辖市。
1994年,沈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01]
2025-08-14,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峰会主论坛上发布了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其中包括辽宁省沈阳市。 [190]同年,沈阳市获批特大城市。 [208-209]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64年,中共辽宁省委决定设立沈阳专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4月,沈阳市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下设112个街道、53个镇、16个乡。沈阳市人民政府驻浑南区沈中大街206号。 [13] [87] [145]
政区名称 | 政府驻地 | 面积 (平方千米) | 行政区划代码 | 下辖地区 |
---|---|---|---|---|
南市场街道 | 60 | 210102 | ||
皇城街道 | 59 | 210103 | ||
津桥街道 | 100 | 210104 | ||
北塔街道 | 66 | 210105 | ||
笃工街道 | 286 | 210106 | ||
解放街道 | 782 | 210111 | ||
浑河站东街道 | 803 | 210112 | ||
新城子街道 | 815 | 210113 | ||
迎宾路街道 | 499 | 210114 | ||
蒲东街道 | 1645 | 210115 | ||
新柳街道 | 3297 | 210181 | ||
胜利街道 | 2167 | 210123 | ||
吉祥街道 | 2281 | 210124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是环渤海地区与东北的重要结合部,位于北纬41°48′11.75″、东经123°25′31.18″之间,总面积12860平方千米。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连,西与鞍山市台安县、锦州市黑山县、阜新市彰武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及铁岭市昌图县、开原市和铁岭县相邻。 [65] [215]
沈阳市
地形地貌
沈阳市位于辽河平原中部,东部为辽东丘陵山地,北部为辽北丘陵,地势向西、南逐渐开阔平展,由山前冲洪积过渡为大片冲积平原。地形由北东向南西,两侧向中部倾斜。最高处是沈北新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米;最低处为辽中区于家房的前左家村,海拔5米。皇姑区、和平区和沈河区的地势,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米之间。 [65] [215]
沈阳市浑南区多为丘陵山地;沈北新区北部有些丘陵山地,往南逐渐平坦;苏家屯区除南部有些丘陵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同于洪区一样,都是冲积平原。新民市、辽中区的大部分地区为辽河、浑河冲积平原,有少许沼泽地和沙丘,新民市北部散存一些丘陵。全市低山丘陵的面积为102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2%。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分布于东部山区的西坡,向西南渐拓。
沈阳市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447.2米,在法库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5.3米,在辽中区于家房镇。沈阳东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辽阔平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30―50米。
气候
沈阳市属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际雨量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于6—8月,因此,6—8月是地质灾害的易发期。而易受降水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因此,低山丘陵区为自然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166]
沈阳市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毫米,全年无霜期155~180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2025-08-14至9日,沈阳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雪:全市23个自动降雪观测站降雪量均达到特大暴雪量级,过程平均总降水量56.4毫米,9日08时平均积雪深度34.1厘米,降雪中心位于辽中区,总降水量达81毫米,24小时最大降雪量61.7毫米。 [83]夏季时间较短,多雨,2025-08-14曾降下215.5毫米的大暴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高温度(°C) | ?4.9 | ?0.3 | 7.0 | 16.9 | 23.4 | 27.5 | 29.0 | 28.6 | 24.0 | 16.2 | 5.6 | ?2.2 |
平均最低温度(°C) | ?16.5 | ?11.9 | ?3.9 | 4.5 | 11.6 | 17.1 | 20.6 | 19.4 | 12.3 | 4.4 | ?4.5 | ?12.7 |
平均降水量(毫米) | 6.9 | 8.6 | 20.6 | 39.5 | 53.1 | 92.5 | 173.6 | 169.2 | 64.6 | 39.4 | 20.3 | 10.2 [206] |
水文
沈阳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 [167]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沈阳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集中在7、8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降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2.5毫米,折合水量80.8亿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5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25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3.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8亿毫升,地下水可开采量19.34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沈阳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约有种子植物98科371属779种,最大科是菊科。共有植物85种,超过2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蔷薇科、豆科、蓼科、唇形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等,这些科共有植物384种,占沈阳市区种子植物总数的49.3%。此区系有2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温带性质占优势。占沈阳市区地理成分的89.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沈阳市区城市植被划分为三大植被类14个植被组和57个植被型。
矿产资源
沈阳地下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有大型煤田2处,探明总储存量18亿吨。截至2015年,沈阳探明石油储量3亿吨,日产原油千吨以上,铁矿储量2500万吨。此外,还有铝、花岗岩、粘土等矿产资源。 [166]
人口民族
播报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5-08-14,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07009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106171人相比,10年内共增加963922人,增加11.89%,年平均增长率为1.13%。 [160]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92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0.7万人,乡村人口133.6万人。城镇化率为85.55%。户籍人口764.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2.5万人,女性人口391.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2万人,出生率为5.45‰;死亡人口6.8万人,死亡率为8.87‰;自然增长率为-3.42‰。 [214]
参考资料来源 [160] [168] [171-174] [187]
民族构成
沈阳少数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态势,遍布13个区县(市),其中于洪区、铁西区、浑南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最大。从聚集地来看,满族主要分布在浑南区、铁西区、于洪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康平县、铁西区、于洪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区、于洪区、和平区;回族主要分布在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沈北新区、于洪区、铁西区。 [161]
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沈阳市有55个少数民族,共93178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27%。其中,人口排名前五位的是满族569951人,占少数民族总数61.17%;蒙古族135265人,占14.52%;朝鲜族88676人,占9.52%;回族63354人,占6.8%;锡伯族53448人,占5.74%。 [160]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沈阳产业基础雄厚,创造过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项第一。国民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中沈阳有37个,206个工业中类中沈阳有13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沈阳有307个。沈阳是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位居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15位,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机器人、航空、IC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5%,近年来特高压变压器、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在沈问世,“沈阳制造”为嫦娥、天宫、载人深潜等国家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120-121]
2024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0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67.5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5530.3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3.6:35.1:61.3,分别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2、1.6和3.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30.8%和6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871元,增长4.6%。
2024年,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其中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3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5:34.2:64.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增长5.0%,民间投资增长1.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11.4%。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0%。
2024年,沈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可比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0.7亿元,增长7.1%。其中,教育支出121.2亿元,增长0.02%;科学技术支出38.7亿元,增长1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8.0亿元,增长2.9%;农林水支出86.1亿元,增长18.6%。 [214]
第一产业
2024年,沈阳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6.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0.3千公顷,减少1.5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15.2千公顷,增加1.5千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1.7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7.0千公顷,增加2.8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3.3千公顷,增加1.3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7.0千公顷,增加1.2千公顷;瓜果播种面积13.9千公顷,增加0.2千公顷。
2024年,沈阳市粮食产量400.5万吨。其中,水稻产量78.0万吨,玉米产量316.4万吨,大豆产量2.3万吨。油料产量13.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8.4万吨。水果产量112.6万吨。
2024年,沈阳市猪牛羊禽肉产量61.1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猪肉产量26.3万吨,下降1.5%;牛肉产量14.7万吨,增长2.5%;羊肉产量1.2万吨,增长0.2%;禽肉产量18.9万吨,增长4.0%。禽蛋产量15.0万吨,下降5.9%。生牛奶产量30.2万吨,下降8.0%。年末生猪存栏197.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6%;全年生猪出栏322.5万头,比上年下降2.0%。 [214]
第二产业
2024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民营企业增长9.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4.8%,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4%。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4%,金属制品业增长9.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0.2%,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6.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3.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6.1%。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7%。传统产业产品中,交流电动机全年产量1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5%;变压器13174万千伏安,增长20.3%;矿山专用设备23.3万吨,增长45.0%;气体压缩机881.9万台,增长22.9%;钢材34.2万吨,增长35.8%;化学药品原药2.9万吨,增长16.8%;啤酒80.6万千升,增长10.9%。新兴产业产品中,锂离子电池全年产量148.3万只,比上年增长14.8%;工业机器人4960套,增长4.9%;电子元件1.9亿只,增长6.4%。
2024年,沈阳市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6.1亿元,增长2.9%。 [214]
第三产业
2024年,沈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72.3亿元,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0.3亿元,增长5.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零售额排名前五行业中,汽车类下降1.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2%,粮油、食品类增长11.8%,通讯器材类增长28.9%。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6.7%。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54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25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91.5亿元,增长2.3%。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41家,证券营业部88家,全年证券交易额54291亿元。期货分公司11家,期货营业部14家。上市公司2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39家。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保险机构435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1.1亿元,增长4.3%;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15.5亿元,增长17.5%;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6亿元,增长2.6%;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4.2亿元,增长7.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223.2亿元,增长21.8% 。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92.9亿元,增长12.5%;人寿保险赔付支出86.8亿元,增长50.8%;意外险赔付支出2.8亿元,增长4.5%;健康保险赔付支出40.7亿元,增长0.6%。
2024年,沈阳市进出口总额1465.6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出口总额582.4亿元,增长11.0%;进口总额883.2亿元,下降6.5%。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4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加工贸易出口146.8亿元,下降25.6%。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740.2亿元,下降4.6%;加工贸易进口112.7亿元,下降18.2%。
2024年,沈阳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6家,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9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市(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6个,协议投资额1.2亿美元,增长59.4%,其中中方投资额1.1亿美元,增长50.9%。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19份,增长5.3%;新签合同额14.8亿美元,增长30.4%;完成营业额13.3亿美元,增长9.4%。 [21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沈阳市货物运输总量20857.1万吨,比上年增长7.3%;货物运输周转量575.1亿吨千米,增长7.7%。旅客运输量16557.8万人,比上年增长7.0%;旅客运输周转量260.6亿人千米,增长10.7%。 [214]
公路
沈阳站汽车客运枢纽站(SK) | ||
浑河客货联运中心 |
铁路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哈铁路、沈大铁路、沈吉铁路、沈丹铁路、沈佳铁路、沈山铁路、苏抚支线和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为沈阳的主要火车站,其他还有皇姑屯站、苏家屯站、沈阳西站(停办客运)、沈阳东站(停办客运)等 [211-212],其中沈阳站、苏家屯站和裕国站(老沈阳西站)为三个铁路特等站 [210],沈阳站是东北客运规模最大的火车站。2015年投入使用的沈阳南站是哈大、京沈、沈丹高铁的交汇点。 [14]
航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复合型门户枢纽航空港。桃仙机场位于沈阳都市圈的中心,为八市共用机场,距沈阳市中心20千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为4E级国家一级干线机场,未来将扩建成为4F级民用机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飞往全国各大城市,是中国东北联系各国的窗口,有飞往香港、台北、澳门、台中、东京、平壤、首尔、清州、大邱、釜山、大阪、札幌、福冈、济州、法兰克福、洛杉矶、悉尼、新加坡、曼谷、巴黎、吉隆坡、名古屋、温哥华、墨尔本、慕尼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普吉岛、木浦、芽庄等地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184]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与国际21个城市、国内100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222条。其中,国际航线21条,国内航线201条。全年民航运输飞机起降16.0万架次,机场旅客吞吐量2374.4万人次。 [214]
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
截至2023年末,沈阳市城市公交运营线路328条,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465.1千米;公交运营车辆4923辆;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4.9亿人次。年末全市出租汽车20641辆。 [187]
- 出租汽车
沈阳市出租车9元/3千米起车价,里程运价1元/500米。夜间时段(晚22:00-次日6:00)和夏季开启空调,起步价为10元/3千米,里程运价为1元/455米;如果乘客要求不开空调,则不得执行开空调时运价。
- 城市轨道交通
沈阳地铁1号线于2025-08-14开通试运营,沈阳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199]截至2025年,沈阳地铁运营线路共6条,线网运营里程204千米,共设车站134座(未含换乘车站);在建线路4条,在建线路长86千米,车站66座。
运营线路 | 起止车站 | 线路全长(千米) | 标志色 |
---|---|---|---|
兴隆大奥莱-会展中心 | 16.6 | 紫色 | |
世纪大厦-会展中心 | 15 | 绿色 | |
奥体中心-李石寨 | 16.4 | 蓝色 |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普惠性幼儿园1275所,占比达到84.5%,普惠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90.1%,学前教育幼儿三年毛入园率90.0%。小学285所,在校生46.7万人,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125.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1.4%。特殊教育在校生2717人。普通中学320所,在校生32.8万人。普通中专29所,在校生4.3万人。职业高中47所,在校生2.7万人。技工学校34所,在校生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6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1.0%。普通高等院校45所(含独立学院2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3.4万人,在校生46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1.5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3万人,在校研究生9.2万人,毕业研究生2.6万人。 [214]
名称 | 成立时间 | 备注 |
---|---|---|
1923年 | ||
1948年 | 双一流、 [15]本-硕-博 | |
1931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 |
1952年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本-硕-博 | |
1948年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本-硕-博 | |
1931年 | 省属、本-硕-博 | |
1949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 |
1948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16] | |
1951年 | 省属、本-硕 [88] | |
1958年 | 省属、本-硕-博 | |
1906年 | 市属、本-硕-博 | |
1952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 |
1952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183] | |
2003年 | 省属、本-硕 | |
1949年 | 市属、本-硕 | |
1977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直属 | |
1984年 | 公安部直属 | |
1948年 | 公安部属、本-硕 | |
1938年 | 省属、本-硕 | |
1938年 | 省属、本-硕 | |
1954年 | 省部共建、本-硕-博 [198] | |
2003年 | 省属、专科 | |
1985年 | 省属、专科 | |
1951年 | ||
1951年 | 省属、专科 | |
1953年 | 双高计划、 [109]省属、专科 | |
1954年 | 省属、专科 | |
1950年 | 省属、专科 | |
1984年 | 省属、专科 | |
2005年 | 省属、专科 | |
1979年 | 省属、专科 | |
1982年 | 省属、专科 | |
1978年 | 省属、专科 | |
1984年 | 双高计划、 [110]省属、专科 | |
2011年 | 省公安厅属、专科 | |
2012年 | 省属、专科 | |
2012年 | 省属、专科 [186] | |
2019年 | 省属、专科 |
学校名称 | 成立时间 | 备注 |
---|---|---|
1999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1999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2000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2001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1991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1999年 | 省教育厅、本科 | |
2001年 | 省教育厅、独立学院 | |
1993年 | 省教育厅、专科 | |
2001年 | 省教育厅、专科 |
沈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189] |
科学技术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科技型企业25318家,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195家、高新技术企业5902家、雏鹰企业1898家、瞪羚和独角兽企业323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9个,其中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共计1710个。两院院士2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351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52.8%。获得专利授权2680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63件。 [214]
国家研究中心 | |
国家级智算中心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参考资料: [127] [129-135] [138] |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20个,博物馆26个,建成城市书房28座、城市书屋180间。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1926场,参与群众136万人次;开展公益性培训6858场次,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1569场。
2024年,沈阳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24场,展览面积183.35万平方米,组织沈阳—韩国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家博会、农博会等展会。推出中医药文化夜市、俄罗斯食品文化节、首届雪花啤酒节等城市消费场景,58条重点夜经济街区开街,新获批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1条。 [214]
博物馆 | |||
/ | / | ||
陈列馆 | |||
展览馆 | |||
艺术馆 | |||
科技馆 | |||
演出场馆 | |||
公共图书馆 | |||
参考资料: [102-106] [125] [136-137] [177] |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200个。包括:医院314个,其中公立医院104个、民营医院2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81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3个、门诊部(所)695个、村卫生室196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急救中心(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059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348人、注册护士50295人、药师(士)437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9560张,其中医院7430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5张、乡镇卫生院318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78张。全年总诊疗人次5273.2万人次,出院人数224.3万人。 [214]
- |
体育事业
沈阳是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是首个既举办过全国运动会,又举办全国冬运会的“双运之城”。 [194]沈阳是中国足球的“福地”,与中国足球有着不解之缘。2001年,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见证了中国第一次闯入世界杯的决赛阶段。 [195]以沈阳为主场的CBA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曾4次获得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总冠军。 [196]
2024年,沈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55.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3平方米,配置健身路径300套(个)。承办2024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2024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开幕式,举办2024沈阳马拉松、第十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活动30场次,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360场次。CBA联赛辽宁男篮卫冕总冠军、实现三连冠;中甲联赛辽宁铁人队排名第四位。向国家青年队输送运动员2人、省专业队9人。市竞走队在2024年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暨全国竞走大奖赛中获得冠军3人次,亚军、季军各2人次。 [214]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8.6万人,减少0.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88.8万人,增加1.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5.0万人,增加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7.6万人,增加2.1万人;工伤保险230.8万人,减少8.2万人;生育保险190.1万人,减少1.4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28.2万人,增加0.6万人。
2024年,沈阳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3386元,比上年提高107元。失业保险金人均支出标准为每月1769元。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10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1元;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90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1元。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5亿元。其中,城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亿元;农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亿元。年末,城乡低保对象45976户、64922人,其中城市25438户、32495人,农村20538户、32427人;城乡低保边缘家庭868户、1351人,其中城市371户、539人,农村497户、812人。
2024年,沈阳市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7亿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0.7亿元,累计惠及34.6万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亿元,累计惠及100.5万人次。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救助管理站7个,全年救助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2909人次。养老机构277家,机构养老床位3.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45个,其中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42个,养老床位1201张。儿童福利机构1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4个,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床位800张。年末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08人,258名孤儿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补助资金,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医疗康复明天计划”补助资金39.6万元。
2024年,沈阳市开展慈善公益活动2.1万余场,募集慈善款物1.22亿元,支出1.21亿元,受益人数达260.8万人。福利彩票销售18.5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收入1.64亿元。体育彩票总销量25.8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收入1.5亿元,创历史新高。 [214]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方言
沈阳话是沈阳的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以北京官话(由北京方言和沈阳方言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东北其他的方言一样,同属于官话方言的东北官话。 [17]
宗教
截至2021年,沈阳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及7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345处,宗教教职人员693人,信教群众约35万人。 [119]
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沈阳佛教出现过全国有名的步真、逝波等德高望重的僧尼。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沈阳共有佛教寺庙62座,僧尼喇嘛304人。文革中,市内大量佛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得以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 [17]
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一名为云山的道人创建了沈阳城隍庙后,道教开始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道教场所,如明代的斗姆宫、清代的三教堂(太清宫)等。沈阳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的岳崇岱等著名高道。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共有道教宫观28座,全真派道士101人。文革中,市内大量道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清宫最先得以修缮,并恢复宗教活动;全国最大的坤道院―蓬瀛宫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17]
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传入沈阳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建沈阳城隍庙的石碑阴文《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记》中“本庙营造……东至回回五哥院墙”的字样。清康熙元年(1662年),铁氏先祖铁魁,出资兴建沈阳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南寺,之后,随着回民人口的增多,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历史上,沈阳伊斯兰教曾先后有张子文、朱岳坡、赵铭周等一些大阿訇在沈执掌教务活动。文革中,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被停止,清真寺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缮、复建了部分清真寺,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17]
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传入辽宁。1838年,罗马教皇指令将辽东和蒙古从法国迁使会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并将主教府设在营口,1878年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建立,这是沈阳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1892年满洲教区主教府从营口迁到沈阳,沈阳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解放初,沈阳市有天主教堂10座,神职人员57人,1957年教堂合并为7座,文革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南关天主教堂等场所开始陆续修缮、建立并对外开放。 [17]
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沈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17]
舞蹈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原为古代汉族人农闲时期的娱乐形式。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特点: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满族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 [18]
非遗
- | ||
参考资料: [140-143] |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辉山乳业 | 中街1946 | 德氏 | 小梁山西瓜 | 醉金香葡萄 |
东陵红树莓 | 寒富苹果 | 清水大米 | 辽中鲫鱼 | 八王寺汽水 |
雪花啤酒 | 老龙口 | 沈阳陈酿酒 | 不老林 | 沈阳红药 |
榆园酸菜 | 康福月饼 | 冬冬食品 | 沈阳羽毛画 | 彩石镶嵌画 |
香雪面粉 | 桃李面包 | 麦金利苹果醋 | 老高太太糖葫芦 | 眼宝羊肝羹 |
老王头调料 | 红梅味精 | 祝家大杏 | 重工菠萝火腿 | 雄洲牛煮三锅 |
绢花 | 葫芦雕 | 天然色高级地毯 | 中和福茶叶 | 天益堂中药 |
参考资料 [19] |
沈阳是全国最大的鸡架消耗中心,被称为“鸡架之城”。 [86]沈阳鸡架的做法包括:烤鸡架、烀鸡架、熏鸡架、煮鸡架、拌鸡架、铁板鸡架、炒鸡架、炸鸡架等,“啃鸡架,喝老雪”成为了沈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64]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末,沈阳市有A级旅游景区97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 [214]
福陵叠翠 | 御苑松涛 | 浑河晚渡 | 塔湾夕照 | 柳塘春雨 |
道院秋风 | 神碑幻影 | 陡山霁雪 | 凤楼观塔 | 万泉垂钓 |
景点 | 简介 | 图片 |
---|---|---|
清昭陵是满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积3.32公顷,北陵建于1643年,内有隆恩殿、宝城、宝顶、月牙城、大明楼、大碑楼、方城、隆恩门、大红门、石牌坊等建筑。 | ||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是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栋坐北朝南、面阔6间、进深1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其东侧4间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年12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省委书记陈为人等在此领导工人、农民、学生反对封建军阀压迫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恢复、发展党组织。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按原状陈列,正式对外开放。 | ||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原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解放后为沈阳市第六中学,1982年又改为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后又改为东关模范小学,2005年与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整合,改为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位于大东区大东路育才巷12号。旧址建于1910年,翌年竣工。周恩来同志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的高小读书生活。 [20] | ||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四周围筑着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内部分为东、西两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东院建于1912年,为张作霖所建的中国民族特色的三进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间,呈目字形。花园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建于二十年代。中院建筑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体现出东北、特别是辽南风土习惯。 | ||
辽滨塔位于沈阳新民市东北29千米的公主屯镇辽滨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青砖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径为12.5米,按佛教以奇数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约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龛,上有一尊砖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 | ||
辽宁博物馆位于浑南区,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2025-08-14,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2025-08-14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 | ||
沈阳铸造博物馆前身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沈阳解放后,工厂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该厂定名为沈阳铸造厂。铸造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2025-08-14,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铸造博物馆,地处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的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项目,在沈阳铸造博物馆原址扩建。规划总占地面积7.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9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3.62万平方米(其中旧馆2.62万平方米,新馆1万平方米)。 [21] | ||
新乐遗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处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制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鸟”是沈阳地区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 | ||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柳条湖桥,馆内收藏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近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700余件历史文物,分7个部分,展示了东北人民从沦为亡国奴走向抗战胜利的历史。 | ||
俗称彩电塔,坐落在青年大街与滨河路的交汇处,塔高305.5米,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建成于1989年9月。沈阳最高的“空中乐园”设在塔楼的193米至205米处,内有空中舞厅、旋转舞厅、露天观览平台等场所。1992年建成全国最大的蜡像馆——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蜡像馆。 [22] | ||
沈阳方特欢乐世界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盛京大街55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方特欢乐世界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采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精心打造而成,其中包括数十项大型室内主题项目。 [122-123] | ||
沈阳中街是一条百年商业街,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5年获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称号;2008年获得“国际金街”称号。 | ||
太原街是一条位于和平区的著名商业街,2007年获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称号。 | ||
位于沈河区热闹路,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批发市场之一。 | ||
三好街,又名中国电脑软件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电脑与IT产品的经销集散地,曾是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之一。 | ||
沈阳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98] |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年代 | 姓名 | |||
---|---|---|---|---|
古代 | ||||
近代 | ||||
现代 | ||||
- | ||||
参考资料: [23-27] [81-82] [91-92] [115-116] [147] [154-156] |
对外交流
播报编辑
领事机构
序号 | 机构 | 领区 | 办公地址 |
---|---|---|---|
1 |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 | 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52号 | |
2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50号 | |
3 | 沈阳市和平区南四经街109号 | ||
4 | 辽宁、吉林 | 沈阳市和平区南十三纬路31号 | |
5 | 辽宁、吉林、黑龙江 | 沈阳市和平区南十三纬路37号 | |
6 | 沈阳市和平区南十三纬路34号 | ||
7 | 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286号华润大厦21层 | ||
参考资料: [62] [93-97] [204] |
友好城市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日期 |
---|---|---|
2025-08-14 | ||
日本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 ||
捷克 | 2025-08-14 | |
2025-08-14 | ||
日本 | 2025-08-14 | |
2025-08-14 | ||
俄罗斯 | 2025-08-14 | |
俄罗斯 | 2025-08-14 | |
韩国 | 2025-08-14 | |
韩国 | 2025-08-14 | |
2025-08-14 | ||
2025-08-14 [60] | ||
2018年 [61] | ||
2025-08-14 [78] |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时间 | 获得荣誉 |
---|---|
1986 | |
1998 | |
2003 | 中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沈河区) |
2004 | |
2005 | |
2007 | |
2008 |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
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沈阳市铁西区) | |
2009 | 入选联合国生态示范城(中国首座) |
2011 | 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2012 | 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5 | |
2017 | |
2017年消费力最强十大城市第10位 | |
2017年度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 |
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
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 |
2018 | 2018畅游中国100城 |
中国联通5G试点城市 | |
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全国排名第40 | |
GaWC世界二线城市 | |
潜在的国家重要金融、教育、医疗中心 | |
2018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51 | |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21 | |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47 | |
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第26 | |
2019 | 国家卫生城市(区) |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28名 | |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62 | |
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 [163] | |
2020 | |
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城市 | |
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 |
“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 |
2020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第34名 | |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 |
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
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 |
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名单 [164] | |
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 |
2021 |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
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 |
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区) | |
2021年新一线城市排名第15 | |
辽宁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 |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 | |
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 |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 |
2022 | 2022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第42名 | |
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 |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 |
入选“十四五”第二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114] | |
《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第14名 | |
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124] | |
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128] | |
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144] | |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146] | |
入选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 [148] | |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152] | |
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151] | |
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153] | |
“十四五”第二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162] | |
2022年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165] | |
2023 |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170] |
“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178] | |
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181] | |
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 [179] | |
2024 | 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 [188] |
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 [185] | |
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 [191] | |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197] | |
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 [200] | |
“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202] | |
2025 | 全国双拥模范城 [213] |
参考资料: [28-59] [67-68] [70-71] [73] [75] [79-80] [84] [99] [107] [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