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响舞是安徽省霍山县群众喜爱表演的传统民俗舞蹈,起源于当地劳动生活,最早可追溯至3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 [2] [4-5] [7] [9]。表演者手持装有铜钱的小竹棍敲击身体各部位发出节奏,融合歌舞、器乐于一体,具有"边舞边打边唱"的鲜明特征 [1] [4-5]。该舞蹈曾因传承断层濒临消亡,后经学校改良推广(如改边唱为配乐、简化动作)重新焕发活力 [4-5] [7],2023年登上央视《农家院里过大年》节目 [2] [5]。截至2024年,已发展为当地非遗项目,并成为乡村振兴文化展演的重要载体 [4] [8]。
- 别 称
- 莲湘舞 [4]
- 道 具
- 约1米长带铜钱小竹棍 [2] [4-5]
- 流行地区
- 霍山县漫水河镇 [2] [4]
- 非遗项目
- 霍山县非遗展演节目 [4]
- 传承人
- 黄先恕(漫水河镇中心校原工会主席) [5] [7]
- 最近演出
- 2024年道士冲村夏季村晚 [8]
历史渊源
播报编辑
起源于17世纪漫水河地区的生产劳动,旧时婚丧嫁娶必备表演 [2] [5] [7] [9]。因社会变迁,近一二十年来曾面临失传危机 [5]。2015年霍山民俗资料显示,通过改良表演形式实现传承延续 [1] [4]。
表演特征
播报编辑
- 道具构造:竹棍两端穿长孔嵌铜钱,裹红绫增加视觉效果 [2] [4-5]
- 动作编排:包含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敲击动作,队形变换 [3] [9]
- 音乐形式:改为乐器伴奏,保留民间小调与新创曲目结合 [1] [4] [7]
传承复兴
播报编辑
2000年起,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复兴:
- 1.漫水河镇文化站联合漫水河镇中心学校建立传承基地 [5] [7]
- 2.改编传统唱跳形式为纯舞蹈表演 [4] [7]
- 3.编创《十唱党的政策好》等新剧目截至2023年,漫水河中心校累计培养近100名学生传承人 [3] [7] [9]。
重要展演
播报编辑
| 时间 | 活动 | 备注 ||------|------|------|| 2022.11.24 | 央视《农家院里过大年》录播 | 漫水中心学校演出 [5]|| 2023.1 | 央视同节目直播 | 漫水河镇学生参演 [2]|| 2023.7 | 佛子岭镇惠民演出 | 《舞动连响颂党恩》开场 [6]|| 2024.8 | 道士冲村夏季村晚 | 融入乡村振兴主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