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词语,其核心义项指东晋太傅谢安所代表的世族门阀,引申为高门大族的代称。该词最早见于清代乐钧《耳食录·张碧云》的文学作品,后经田汉《关汉卿》等现代作品沿用。此外,“谢家”在历史语境中可指南朝宋谢灵运家族的山庄、齐谢朓家族,或作为闺房的文学隐喻 [2]。诗词典籍如唐李端《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温庭筠《更漏子》等均以“谢家”喻世家风范。
- 出 处
- 《耳食录·张碧云》
- 释 义
- 高门世族的代称 [2]
- 朝 代
- 晋代 [2]
- 相关典故
- 谢家宝树 [1]
- 文学意象
- 闺房代称 [2]
指晋太傅谢安家族
播报编辑
“谢家”作为词语的核心指代东晋时期以谢安(320-385)为代表的陈郡谢氏家族。谢安官至太傅,其家族在淝水之战后成为与王氏齐名的顶级门阀,故“谢家”渐成高门世族的符号 [2]。清代乐钧《耳食录·张碧云》首将该词用于文学描述,田汉《关汉卿》沿用此义以喻显赫门第。
指南朝宋谢灵运家族
播报编辑
谢灵运(385-433)为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其于会稽始宁县营建庄园,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世以"谢家"特指该山水宅园,成为贵族园林的代名词 [2]。唐代李端《送司空文明归江上》中"谢家兄弟重山居"即指此。
指南朝齐谢朓家族
播报编辑
南齐谢朓(464-499),出身陈郡谢氏,属谢安同族后裔。其文学成就使家族声名延续,故"谢家"亦涵盖谢朓一脉 [2]。杨巨源《酬崔驸马惠笺百张》中"谢家兴咏日"即颂其文采。
文学意象中的代指闺房
播报编辑
古典诗词中,"谢家"偶喻女子居所。如温庭筠《更漏子》中"谢家池阁"暗指闺房布局。此用法与"谢"姓无关,借世家宅第之华美转喻内室。
相关衍生词汇
播报编辑
“谢家宝树”“谢庭兰玉”等成语均源自谢氏典故。谢安曾问子侄志向,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后以“宝树”喻杰出子弟。《晋书》载谢安围棋“乞墅”轶事,形成“谢公乞墅”等词语。此类词汇强化了“谢家”的文化象征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