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系,是指以恒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宇宙尘埃。例如:太阳和它的行星系统(包括地球在内)合称为太阳系。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谬误是行星系指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例如:地月系。但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并没有得到任何学术领域的支持。
- 中文名
- 行星系
- 外文名
- planetary system
- 别 名
- 行星系统
- 分 类
- 天体集合
- 组 成
- 围绕母恒星公转的天体
- 定 义
- 围绕恒星公转的各种天体集合
起源演化
播报编辑
与太阳系相似的行星系统一般认为是在恒星形成的同时形成。还有的早期理论假想,在两颗恒星“擦肩”而过时,因彼此之间的重力吸引,恒星中的部分物被拖曳出来,这些物质逐渐聚合形成了行星。然而以我们的知识来判断,如此近距离的恒星“错车”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当今被普遍接受的是行星系统由星云产生的学说。
但是另有一些与“我们”迥然不同的行星系统:比如我们已通过某些脉冲星电磁辐射周期的轻微变动推断出它们有行星系统存在,脉冲星是超新星猛烈爆炸的产物,普通的行星根本不可能禁受如此强大的冲击波——在此状况下,行星不是被蒸发掉就是因恒星质量急骤下降而摆脱引力束缚跑得无影无踪。
里程碑
播报编辑
太阳系——太阳和附属的行星系统,这是最早认识的行星系统。
55 Cancri——已知的最大的系外行星系统(4颗行星,迄于2004年8月。40光年外有一颗伴星)。
开普勒-90星系——其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像一个“迷你版”的太阳系。
行星系统
播报编辑
天文学家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报告说,太阳系有8颗行星,最新发现的以恒星KOI-351为核心的行星系共有7颗行星环绕母星。天文学家指出,多行星系统在技术上很难被发现和确认。天文学家发现有行星环绕的恒星共771颗,其中只有170颗恒星被确认有不只一颗行星,拥有至少5颗行星的行星系仅有数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