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明,男,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副主任,视唱练耳教研室教师。文化部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国视唱练耳与乐理学会会长、全国师范院校基本乐科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长期担任附中、大学各系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视唱练耳教学工作,培养过多名视唱练耳专业教师。创立"立体化节奏训练"教学技法,1983年在首届全国视唱练耳教学经验交流会进行公开教学 [5]。出版《立体化节奏训练教程》,1988年主编《音乐开窍》获全国优秀图书奖。1997年参与北京市教改项目《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配套教材》。2006年主持《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学系统与配套教材》课题,2008年带领团队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1] [5]。2023年在东亚汉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专题报告 [3-4]。出版《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基本乐科教程》等教材,发表《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及其对视唱音准的基本控制》等论文 [1] [5]。教学中注重将规范性、系统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形成严谨治学与科学训练并重的教学特色。
人物贡献
播报编辑
长期以来,担任视唱练耳集体课教学,治学严谨、工作勤奋,对学生一腔热忱、认真负责,年年满或超工作量,并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同时担任视唱练耳专业的主课教学工作,培养和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多数已成为视唱练耳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多次获得中国音乐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心目中最优秀的公共课教师”。
1982年创立“立体化节奏训练”的音乐教学新技法, 1983年在“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进行公开教学,曾应邀在全国数十所音乐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巡回讲学和培训师资。1986年编著出版了探索性教材《立体化节奏训练教程》,并作为音乐院校视唱练耳教科书使用。
而后数年间,将“立体化节奏训练”教学法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实践,1988年主编并出版了“立体化节奏训练”的普及教程《音乐开窍》,1989年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1993年组织、参编并出版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科第一部《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视唱卷)、(乐理卷),任常务副主编和(练耳卷)主编。这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第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基本乐科教程》。该教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将音乐中的元素训练与整体训练有机结合,形成了基本乐科较为科学的教学结构与模式。该套教程仍然在国内许多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的视唱练耳及乐理课中作为教科书使用。
1997年参与许敬行教授任组长的“北京市教育改革立项项目”:《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配套教材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课题的研究工作,任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配套教材《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副主编和(第七级)主编。提出了视唱练耳教学的分级规范; “主—辅”教学内容的双轨变通;课程结构的螺旋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等一系列相关课题,从理论方面逐步完善了分级制教学系统。
人物成果
播报编辑
参与组织与研究的集体课题:“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及其教材建设”曾获“中国音乐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视唱练耳分级教程》被评为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视唱练耳》课程被评为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2006年1月立项《视唱练耳多媒体教学系统与配套教材》新课题的研究工作,任课题组负责人。
2007年7月参加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工作,任《视唱练耳教学资源库》主题资源包负责人。
出版图书
播报编辑
主要著述
播报编辑
《立体化节奏训练教程》、《音乐开窍》、《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音乐基本素养教程》(第三级)、《视唱练耳简明教程》(下册)、《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下册)、《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七级)、(第八级〈合作完成〉)等八部。
主要论文
播报编辑
《立体化节奏训练---一种音乐教学新技法探索》、《音高系统听觉训练》、《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及其对视唱音准的基本控制》、《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技能训练》、《论和声的功能听辨》、《呼唤基础意识 提高基本技能---由视唱练耳考评引起的某些思考》、《科学理念 基础结构与创新意识---“视唱练耳分级教学系统”导论》等数十篇。
主教视唱练耳课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