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是指美元在执行世界储备货币职能的过程中,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但同时可能给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各种负面影响。美元霸权是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基石,它可以帮助美国收割全球财富,让世界各国为美军开支“买单” [3]。
美元霸权将体现出“石油美元”和“芯片美元”的双商品支柱格局。 [5]
现状
播报编辑
目前已有42个国家加速去美元化,中俄两国推出了数字货币,这足以说明美元霸权正在崩塌 [3]。
形成背景
播报编辑
二战末期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将由黄金支撑的可靠货币美元确立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准货币,其他各国货币都以极少发生变化的固定汇率盯住美元。固定汇率体制的目标是维持贸易国家的诚信,防止其陷入长期的贸易逆差。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支配贸易国家的生活标准,因为后者是由汇率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经济学界传统智慧构思下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考虑到世界贸易融资所需求的跨国资金流动。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美国,也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对美国霸权和战后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美元霸权 [2]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即作为一种不兑现纸币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具体而言,自1971年以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一直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关键商品都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地缘政治实力之上。
特点介绍
播报编辑
美元霸权的基础--美元的国际地位
3、外汇交易中,用美元交易的比重平均约90%,有些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交易占比甚至高达99%以上
美元霸权的维持--国际货币合作
第一,美元霸权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经济影响
播报编辑
一、对美国而言,其经济利益主要如下:
从宏观层面看:
2、美国可以较容易地应对国际收支失衡
从微观层面看:
二、负面影响——对新兴市场经济体
其次,美元汇率的变化可能引发与加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在自身通胀高企的情况下,依托美元霸权,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向全球输出通胀。美国此举扰动全球金融市场,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洗劫他国财富,成为世界经济一大乱源。近年来,美国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采取超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财政赤字飙升,货币严重超发。去年初就有经济学界人士警告,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美国政府则坚称通胀是“暂时现象”,继续推进数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到了2022年,美国转而又激进加息推高美元指数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让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承压,输入性通胀高企。其中,欧元区通胀率近期再创新高。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9.1%。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有9个国家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两位数。为遏制通胀恶化,欧洲央行7月启动10余年来首次加息,9月更是大幅加息75个基点。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道,欧洲央行已被美联储带入加息节奏,不得不更大幅度提高利率应对通胀,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陡增。 [4]
汇率制
播报编辑
例如:1983年,1999年2月美国认为,
(2)合理的汇率水平无法确定。
支柱商品
播报编辑
石油美元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当时世界上最大产油国沙特达成协议,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计价货币,并得到了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从此,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国际市场上进行石油交易的经济体必须要有美元,美元自然也成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石油美元”成为支撑美元全球大循环及美元霸权的重要商品支柱。 [5]
芯片美元
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根据该法案,2022年—2026年芯片行业总共将获得527亿美元的补助,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该法案鼓励吸引全球芯片生产制造企业落地美国,形成产业集群,美国通过“芯片联盟”试图把全球芯片产业链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以美国中心,控制全球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压制任何竞争对手。
美国拉拢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再加上《瓦森纳协定》,美国试图通过主导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发展,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采用美元计价,“芯片美元”或成为维持美元霸权的新工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