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线性规划
- 外文名
- linear programming
- 所属学科
- 运筹学
- 研究内容
- 线性最优化问题
- 应用学科
- 高中数学必修5
线性规划简介
播报编辑
数学模型
(2)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
标准型
播报编辑
描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常用和最直观形式是标准型。标准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以下形式的问题约束:
和非负变量:
模型建立
播报编辑
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每个模型都有若干个决策变量(x1,x2,x3……,xn),其中n为决策变量个数。决策变量的一组值表示一种方案,同时决策变量一般是非负的。
3、约束条件也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例:
生产安排模型:某工厂要安排生产Ⅰ、Ⅱ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A、B两种原材料的消耗,如表所示,表中右边一列是每日设备能力及原材料供应的限量,该工厂生产一单位产品Ⅰ可获利2元,生产一单位产品Ⅱ可获利3元,问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其获利最多?
解:
1、确定决策变量:设x1、x2分别为产品Ⅰ、Ⅱ的生产数量;
3、所满足的约束条件:
设备限制:x1+2x2≤8
原材料A限制:4x1≤16
原材料B限制:4x2≤12
基本要求:x1,x2≥0
max z=2x1+3x2
s.t. x1+2x2≤8
4x1≤16
4x2≤12
x1,x2≥0
解法
播报编辑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单纯形法,已有单纯形法的标准软件,可在电子计算机上求解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数达 10000个以上的线性规划问题。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又有改进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原始对偶方法、分解算法和各种多项式时间算法。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也可采用图解法求解。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它的特点是直观而易于理解,但实用价值不大。通过图解法求解可以理解线性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
S.T.
AX =b
X>=0
其中A为一个m*n矩阵。
若A行满秩
用N表示对应于B的非基矩阵。则规划问题1可化为:
规划问题2:
Min z=CB XB+CNXN
XB >= 0, XN >= 0 (2)
(1)两边同乘B-1,得
XB + B-1 N XN = B-1 b
规划问题3:
Min z=CB B-1 b + ( CN - CB B-1 N ) XN
S.T.
XB+B-1N XN = B-1 b (1)
XB >= 0, XN >= 0 (2)
令N:=B-1N,b:= B-1 b,ζ= CB B-1b,σ= CN - CB B-1 N,则上述问题化为规划问题形式4:
Min z= ζ + σ XN
S.T.
XB+ N XN = b (1)
XB >= 0, XN >= 0 (2)
在上述变换中,若能找到规划问题形式4,使得b>=0,称该形式为初始基解形式。
若存在初始基解
若σ>= 0
若σ >= 0不成立
若Pj <=0不成立
T=
l ai,j>0。
l βq+βi*(-aq,j/ai,j)>=0,其中q!=i。即βq>=βi/ ai,j * aq,j。
n 若aq,j<=0,上式一定成立。
n 若aq,j>0,则需要βq / aq,j >=βi/ ai,j。因此,要选择i使得βi/ ai,j最小。
转换后得到规划问题4的形式,继续对σ进行判断。由于基解是有限个,因此,一定可以在有限步跳出该循环。
若对于每一个i,ai,j<=0
最优值无解。
若不能寻找到初始基解
无解。
若A不是行满秩
化简直到A行满秩,转到若A行满秩。
发展
播报编辑
50年代后对线性规划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并涌现出一大批新的算法。例如,1954年C.莱姆基提出对偶单纯形法,1954年S.加斯和T.萨迪等人解决了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和参数规划问题,1956年A.塔克提出互补松弛定理,1960年G.B.丹齐克和P.沃尔夫提出分解算法等。
线性规划的研究成果还直接推动了其他数学规划问题包括整数规划、随机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的算法研究。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线性规划软件,如MPSX,OPHEIE,UMPIRE等,可以很方便地求解几千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198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印度数学家N.卡马卡提出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新的多项式时间算法。用这种方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在变量个数为5000时只要单纯形法所用时间的1/50。现已形成线性规划多项式算法理论。50年代后线性规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
应用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