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英文名称:Magnesium Hydroxide),无机碱类化合物,水镁石的主要成分 [7],化学式为Mg(OH)2,分子量58.32 [6]。常温下六方晶系白色片状结晶或粉末,密度约2.36g/cm3,折射率1.58,莫氏硬度2.5,熔点280℃(真空分解)。几乎不溶于水,在水中呈微碱性,水浆pH值为9.5~10.5,不溶于醇,能溶于稀酸及铵盐溶液 [5]。氢氧化镁具有热不稳定性,加热至350℃分解为氧化镁和水,与稀酸反应生成相应酸的镁盐和水,与盐类或酸性氧化物可发生反应,如与过量氯化铵生成(NH4)2MgCl4而溶解,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沉淀等 [8]。
氢氧化镁是以精制卤水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干燥而制得,或先将氯化镁溶于水,再加入氢氧化钠或氨水进行反应,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氢氧化镁可用于制造催化剂载体氧化镁,也用于制造镁盐、药品、精细陶瓷、保温材料及砂糖精制等,还用作烟道气脱硫剂、油品防腐添加剂、含酸废水中和剂、塑料及橡胶制品阻燃剂等 [5]。
氢氧化镁无毒,但其粉尘对黏膜及眼结膜有轻度刺激作用 [5],大鼠口服LD50为8500mg/kg [6]。
- 中文名
- 氢氧化镁 [4]
- 外文名
- magnesium dihydroxide [4]
- 化学式
- Mg(OH)2
- 分子量
- 58.320 [4]
- CAS登录号
- 1309-42-8 [4]
- EINECS登录号
- 215-170-3 [4]
- 熔 点
- 350 ℃ [4](分解)
- 水溶性
- 几乎不溶
- 密 度
- 2.36 g/cm3 [4]
- 外 观
- 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六方柱晶体
- 应 用
- 制药工业
- 安全性描述
- S26;S36;S37/39 [4]
- 危险性符号
- Xi [4]
- 危险性描述
- R36/37/38 [4]
- 精确质量
- 57.99050
- PSA
- 40.46000
理化性质
播报编辑
物理性质
密度 | 2.36 g/cm3 |
---|---|
熔点 | 350℃(分解) |
外观 | 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六方柱晶体 |
化学性质
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氢氧化镁溶解度很小,溶液碱性很弱,有时作为弱碱处理),加热至623K(350℃)即脱水分解:Mg(OH)2 →MgO+H2O,易溶于酸或铵盐溶液。与氧化镁一样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形成组成为 5MgO·4CO2·xH2O 的碱式碳酸盐。在高于350℃时分解为氧化镁和水,但只有在1800℃以上才能完全脱水。 [2]
计算化学数据
播报编辑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0 |
---|---|
氢键供体数量 | 2 [4] |
氢键受体数量 | 2 [4]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0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 2 [4] |
重原子数量 | 3 |
表面电荷 | 0 |
复杂度 | 0 [4]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3 [4] |
安全信息
播报编辑
危险类别码 | R36/37/38 |
---|---|
安全说明 | S26; S36; S37/39 |
RTECS号 | OM3570000 |
危险品标志 | Xi [2] |
毒理学数据
播报编辑
急性毒性 | 大鼠口经LD50 | 8500mg/kg |
---|---|---|
大鼠引入腹膜LD50 | 2780mg/kg | |
小鼠口经LD50 | 8500mg/kg | |
小鼠引入腹膜LD50 | 815mg/kg |
制备方法
播报编辑
卤水-石灰法:将预先经过净化精制处理的卤水和经消化除渣处理的石灰制成的石灰乳在沉淀槽内进行沉淀反应,在得到的料浆中加入絮凝剂,充分混合后,进入沉降槽进行分离,再经过滤、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氢氧化镁成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Cl2+Ca(OH)2→CaCl2+Mg(OH)2↓
卤水-氨水法:以经净化处理除去硫酸盐、二氧化碳、少量硼等杂质的卤水为原料,以氨水作为沉淀剂在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在反应前投入一定量的晶种,进行充分搅拌。卤水与氨水的比例为1:(0.9~0.93),温度控制在40℃。反应终了后添加絮凝剂,沉淀物经过滤后,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氢氧化镁成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Cl2+2NH3·H2O→Mg(OH)2↓+2NH4Cl
该试验方法有待提高收率,缩短洗涤周期,改进并完善生产工艺。菱苦土-盐酸-氨水法菱镁矿石与无烟煤或焦炭在竖窑内煅烧,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苦土粉用水调成浆状后与规定浓度的盐酸反应制备氯化镁溶液。其氯化镁溶液与一定浓度的氨水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物经洗涤、沉降、过滤分离、干燥、粉碎,得到氢氧化镁产品。根据需要可添加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
(二)白云石制备氢氧化镁新工艺
将白云石在950℃下煅烧2.5小时,消化比例1:40,消化温度70℃,消化时间为50min;一次酸浸时盐酸用量与钙离子的摩尔比为2:1,二次酸浸时的硫酸用量与镁离子的摩尔比为1:1;沉淀过程溶液的pH值为11。以此工艺条件可得氢氧化镁的最大收率,总收率达到85.20%以上,并且得到纯度一般,分散度一般的片状氢氧化镁。碳化法工艺在最优化条件下,钙镁分离过程镁的提取率达到90.02%,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产品收率88.21%,所选碳化温度30℃,沉淀剂为氨水,能够得到纯度较好,分散性较好,且为片状的氢氧化镁产品。 [1]
应用
播报编辑
氢氧化镁是塑料、橡胶制品优良的阻燃剂。在环保方面作为烟道气脱硫剂,可代替烧碱和石灰作为含酸废水的中和剂。亦用作油品添加剂,起到防腐和脱硫作用。另外,还可用于电子行业、医药、砂糖的精制,作保温材料以及制造其他镁盐产品。
相关药品
播报编辑
药品名称 | 氢氧化镁 |
---|---|
英文名称 | Magnesium Hydroxide |
分类 | 消化系统药物> 促泻药物 [2] |
剂型 | 含氢氧化镁8%;粉剂。 |
药理作用 | 氢氧化镁为盐类泻药,并有抗酸作用。 |
药代动力学 | 用药后约6h产生效应。 [2] |
适应证 | 用于导泻。 |
用法用量 | 镁乳15mL或粉剂2~4g/次,加250mL开水同服。 [2] |
急救措施
播报编辑
接触部分 | 急救措施 |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睛接触 |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
吸入 |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食入 |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1] |
消防措施
播报编辑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1]
泄漏应急处理
播报编辑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
储存注意事项
播报编辑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