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毒砂
- 外文名
- Arsenopyrite
- 化学成份
- FeAsS
- 中国旧称
- 白砒石
- 结 构
- 晶体结构为白铁矿型的衍生结构
- 晶 系
- 单斜晶系,或三斜晶系
- 空间群
- 空间群C2h—P21/C
- 特 性
- 在地表易风化成臭葱石
物化性质
播报编辑
概述
毒砂英文矿物学名称为Arsenopyrite,矿物缩写为Apy。化学成分为FeAsS,晶体结构为白铁矿型的衍生结构。晶体常呈特征性的菱形、长柱形、矛头状等自形晶,晶体属单斜或三斜晶系的硫化物矿物。含砷量达46.01%,是制取砷和各种砷化物的主要矿物原料。中国从毒砂中制取砒霜(As2O3)的历史悠久。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单斜晶系,空间群C2h—P21/C,或三斜晶系,空间群Ci—P1。沿c轴延伸,较少沿b轴延伸,有时呈短柱状。
常见单形:n{101}、m{110}、e{012}等。晶面常有条纹,柱面条纹平行c轴,{101}面上条纹平行(101)和(012)的交棱以及(101)和(110)的交棱。双晶(100)和(001)形成假斜方形态,依(101)形成接触和穿插双晶,依(012)形成十字双晶和星状三连晶 。
毒砂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硫砷化物,常含类质同象混入物钴,所以毒砂除可以作为提取砷及制造砷化物的原料外,还可以用来提取钴。
性质
晶胞参数:(单斜晶系)a0=9.53,b0=5.66,c0=6.43或(三斜晶系)a0=5.74,b0=5.675,c0=5.78。
颜色:锡白色至钢灰色
条痕:灰黑色
透明度:不透明
摩斯硬度:5.5~6。
比重:5.9-6.3g/cm3
解理:平行{101}和{010}不完全
断口:不平坦
分布地区
播报编辑
在中国,毒砂常产于金矿、钨锡矿、交代矿床等热液金属矿床中,与自然金、黄铁矿、黑钨矿、锡石等共生。世界著名产地有德国的弗赖贝尔格、英国的康沃尔、加拿大的科博尔等地,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湖南、江西、云南等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