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昆明医科大学
- 外文名
-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 简 称
- 昆医大(KMU)
- 所在地
- 昆明市
- 创办时间
- 1933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 学校类别
- 医药类
- 学校特色
- 省属重点大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40](2012年)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主管部门
- 云南省 [41]
- 本科专业
- 35个(截至2024年12月)
- 硕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截至2024年12月)
- 硕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截至2024年12月)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截至2024年12月) - 博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截至2024年12月)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截至2024年12月) - 博士后
- 科研流动站5个 [1](截至2024年12月)
- 院系设置
- 18个学院(部)(截至2024年12月)
- 校 训
- 崇德博学 济世笃行 [46]
- 地 址
- 呈贡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人民西路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191号
平政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平政街39号 - 院校代码
- 10678
- 主要奖项
- 云南省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 教师人数
- 6160人(截至2024年12月) [1]
- 学生人数
- 22835人(截至2024年12月) [1]
- 占地面积
- 1487 亩(截至2024年12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 云南大学医学院
1937年,应熊庆来邀请,留法医学博士范秉哲教授主持创建云南大学医学院。9月16日,省立云南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在省立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基础上式成立,范秉哲教授兼任院长及外科教授,仅设医疗系,有教室1间,简易实验室6间。专业教师有范秉哲(外科)和李枢(耳鼻喉科),学制为六年制。
1941年,依据临床教学和学生实习需要,在昆明内门外城墙原云南大学实习工厂旧址,改建平房12间,设立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1947年10月,在昆明市云瑞西路设立云大医院分院。
1949年底,医学院从云南大学晚翠园旧址迁入其附属医院,改造原有建筑为学院办公室、实验室和教职工宿舍。学院接收了原法国驻昆明领事馆赠与的甘美医院,总院、分院在昆明市巡津街甘美医院旧址合并为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3年,学院成立基层教学组织,设有生理、解剖、组织胚胎等4个教学组。 [2-3]
- 昆明医学院
1956年9月,云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称为昆明医学院。次年,迁址人民西路办学。
196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昆明市工人医院扩建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附属医院改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文革”期间,学院停止招生5年,1971-1976年招收了6届医学专业三年制工农兵学员 ,共毕业2256人。
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有硕士授予权的7个学科6个专业招收研究生。 [2]
1993年,学校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
1996年,学校获准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资格。
1998年,学校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5年,学校招收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生。
2006年,学校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 [3-4]
2008年4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同年,新增第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6]
- 昆明医科大学
2013年5月,学校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8]
2014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昭通医院成立。 [9]
2015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成立。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加挂云南省肝胆胰外科医院、云南省泌尿专科医院牌子。 [10]
2017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成立,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成立。 [11-12]
2023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宣布成立儿科学院、全科医学院 [37],昆明医科大学类器官研究院在呈贡校区揭牌成立。 [38]4月,发起成立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并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 [39]6月,发起成立云南省高等学校女子足球发展联盟并担任首届联盟理事会成员。 [43]10月9日,昆明医科大学博物馆、档案馆开馆。 [45]12月6日,昆明医科大学妇幼健康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呈贡院区举行。 [47]
2025-08-08,昆明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揭牌暨交流座谈会在玉溪市人民医院举行。 [48]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学院(部)18个,开设本科专业35个。 [1] [31]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临床医学(法语班、全科医学) | |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 |
口腔医学 | |
法医学、法学(医事法学) | |
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 | |
护理学 | |
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 [30] | |
昆明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 法学专业(医事法学) |
昆明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肿瘤)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 | |
- [32] | |
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 | - [33] |
- [34] | |
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34]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口腔医学 医学技术 基础教学部 护理学一系 公共卫生系 第一临床医学系 护理学二系 文理系 第二临床医学系 药学系 [73] [75] |
康复物理治疗 康复作业治疗 假肢矫形工程学 [73] |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 儿科学 医学影像学 麻醉学 眼视光学 医学影像技术 [71]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72] |
参考资料: [21]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省级一流学科6个,其中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02‰。 [1]
临床医学 | 基础医学 | 药学 |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生物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应用心理 [1] |
名称 | 类别 |
---|---|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A类高峰学科) |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峰学科) | 康复医学(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
地方高发疾病防治(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 |
重大疾病防治的天然药物药理(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 |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A类高原学科) |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 |
口腔医学(一级学科)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 | |
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 | 临床医学(一类)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类) | |
口腔临床医学 | |
“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群) | 医学临床与基础(优势特色建设学科群) |
药学(重点建设学科) | |
生物学(重点建设学科) | |
护理系(重点建设学科) [27]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在编职工6160人(校本部1624人,直属附属医院4536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0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4人,兴滇人才奖2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其他省级人才项目954人次。 [1]
类别 | 名单 |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杨祚璋 |
缪应雷 | |
王昆华 | |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杨祚璋 |
缪应雷 | |
王昆华 |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 何黎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何永文 |
王廷华 | |
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 何黎 |
云南省级教学名师 | 丁仲鹃 |
朱榆红 | |
章宗籍 | |
郭涛 | |
邓丹琪 | |
敖丽娟 | |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 法医学教学团队(赵丽萍,2010年) |
口腔医学教学团队(李璞) | |
妇产科学教学团队(马润玫) | |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朱榆红) | |
资料来源: [17-20] [42] 备注:(表中仅列举部分)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项目3门;有省级一流学科6个,其中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47门。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4个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相关专业认证,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工程3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 [1]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口腔医学 |
药学 | |
法医病理学 | |
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临床医学 |
药学 | |
康复作业治疗 | |
口腔医学 | |
预防医学 | |
法医学 | |
护理学 | |
康复物理治疗 | |
麻醉学 | |
临床药学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临床技能中心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学实践教育基地 |
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 |
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项目 |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 |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 麻醉学 |
康复治疗学等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医学影像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药物制剂 | |
医学检验技术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医学影像临床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 |
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 | |
机能学实验中心 | |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资料来源: [22] [44]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精品课程 | 法医病理学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健康生活预防癌症 [23]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健康生活预防癌症、法医物证学、法医病理学、医学寄生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
云南省精品课程 | 解剖学、医学影像学、皮肤性病学、儿科学、口腔修复、检体诊断学、神经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统计学、病理生理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 [24] |
云南省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 | 微生物学、皮肤性病学 |
云南省级一流课程 | 拥抱健康青春、病理学、断层解剖学、法医病理学、分子医学生命基础、妇产科学、骨骼肌肉及烧伤的物理治疗、检体诊断学、口腔颔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麻醉学、内科学、皮肤性病学、人体运动学、外科护理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形势与政策、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医学物理学、医学遗传学、护理管理学、基础化学、神经病学、药理学、药物分析 [25] |
- 教学成果
2018年,学校获得云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22]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自律的常态化医学教学质量监督改进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依托区域优势 培养创新实用型皮肤性病学人才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三层次培养目标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行动学习型高等医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卓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6]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3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9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固的交流合作关系。是国内开展法语医学教育的4所院校之一。发起成立由中国和南亚东南亚13个国家的56所院校和医疗机构组成的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成为推动国家和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泰国玛希隆大学合作举办护理本科项目合作办学。留学生生源国达6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云南唯一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MBBS)院校,是云南省首家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和再认证的院校。已通过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巴基斯坦国家医学委员会认证,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学生来华学习医学的主要目标院校。 [1]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所校地合作共建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6所教学医院、46所实习医院。 [1]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35] |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干细胞临床备案机构3个,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1项,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基地等140个,其他省厅级科技创新平台6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79个。 [1]
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教育部高原区域性高发肿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国家卫健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 | 高原光损伤性皮肤疾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研究团队(2012年,何黎) |
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 | 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等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云南医疗改革与健康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云南省级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肺癌研究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细胞治疗技术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等 | |
云南高校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高校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高校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药学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热带传染病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黑色素瘤综合治疗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 |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云南省高校外科重大疾病诊治工程研究中心 | |
云南省高校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
云南省高校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 |
云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神经科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结构生物学及基因IT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
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云南省滇美分子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云南省热带传染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肿瘤综合防治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8]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十三五”以来,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省级科技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5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822项,位居全省前三;承担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承担省级项目2700余项;年平均科研经费1.6亿元。 [1]
成果名称 | 获奖人员 | 奖项类型 | 获奖级别 | 获奖时间 |
---|---|---|---|---|
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改进心衰治疗效果的研究 | 郭涛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1 |
云南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 袁援生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1 |
肉孢子虫生物学研究 | 杨照青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1 |
联合培养内皮细胞与脂肪干细胞制备仿生组织工程骨基础及应用研究 | 刘流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1 |
Hint1 调控人原发性肝癌及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 王琳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1 |
经胸心脏超声震波治疗复杂冠心病应用 | 郭涛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2 |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与治疗 | 曾仲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2 |
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 何黎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3 |
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 李彦林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3 |
大面积烧伤创面覆盖物改良及临床应用 | 付晋凤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3 |
改良型 TAT - 凋亡素(VP3)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技术开发与应用价值评估 | 王剑松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3 |
siRNA 对胰腺癌的干预作用研究 | 谭晶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3 |
红细胞孵育产物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 | 路华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3 |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郭涛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5 |
乳腺癌综合诊疗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 邹天宁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炎症性肠病诊疗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 缪应雷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 李燕等 | 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5 |
趋化因子 SLC 及其受体 CCR7 在实体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和应用 | 杨润祥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4 |
口腔颌面肿瘤热疗机制及临床应用 | 何永文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4 |
严重僵硬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 解京明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5 |
基诺族精神卫生状况研究及干预措施应用 | 曾勇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5 |
关键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分子网络调控机制 | 王廷华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5 |
耐药性癫痫形成机制及早期诊断标记物的研究 | 韩雁冰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5 |
肝胆胰疾病诊疗体系建设及临床推广应用 | 杨晋辉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6 |
口腔口咽癌综合诊疗技术研究及应用 | 孙传政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6 |
云南省光线性皮肤病防治创新团队 | 何黎等 | 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类) | 一等奖 | 2016 |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研究及中国猴疟模型的建立 | 杨照青等 | 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6 |
降低孕产妇患病率 / 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 马润玫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6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技术的创新集成及临床应用 | 吴海鹰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6 |
云南省法庭科学 DNA 数据库建设与法医学应用 | 许冰莹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6 |
龙血竭应用基础研究及其重大产业化 | 张荣平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7 |
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免疫损伤的防治 | 曾仲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7 |
膀胱癌综合诊疗理论和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推广 | 王剑松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7 |
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研究及临床医用 | 雷玉洁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7 |
云南省结直肠肿瘤防治、康复新技术体系的建设及推广应用 | 董坚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7 |
Notch 信号通路介导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 | 王廷华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7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II 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袁玲等 | 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2017 |
实验树鼩质量标准及七种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创建关键技术与应用 | 张荣平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8 |
CT 低剂量检查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韩丹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8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信号网络调控机制及其干预策略 | 陆地等 | 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18 |
云南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慢性病的疾病负担研究及应用 | 蔡乐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8 |
宣威肺癌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推广应用 | 黄云超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8 |
肺癌综合诊疗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 李高峰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9 |
题下颌关节疾病手术治疗探索及推广应用 | 许彪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9 |
ICU 炎症相关性疾病治疗理论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 | 张玮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9 |
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复杂错颌畸形的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 | 胡江天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9 |
重度脊柱畸形临床综合诊疗体系的创建和应用推广 | 解京明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9 |
肿瘤骨转移机制及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杨祚璋等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19 |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研究与诊疗新技术推广应用 | 孙林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0 |
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罗壮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0 |
恒古骨伤愈合剂促骨形成集成创新与应用 | 赵宏斌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20 |
基于皮肤粘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 李玉叶等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20 |
鼻咽癌综合诊疗模式的构建及推广应用 | 李晓江等 | 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1 |
截至2022年12月 [67](仅列举部分)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总馆及各分馆拥有纸质资源图书961,232册。总馆有中文期刊816种、外文期刊37种、报纸41种;电子资源:图书190余万册、学位论文49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0余个,包括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爱思唯尔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科睿唯安)、Primal Pictures-3D互动式人体解剖学在线学习数据库、FMRS数据库、泉方云图书馆、Ovid数据库、WILEY Cochrane数据库、施普林格(Springer)、Karger医学电子期刊、BMJ Journal Collection(英国医学会期刊合集)等;本地数字资源410TB。 [22] [36]
- 学术期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设有论著(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艾滋病研究、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医学、对外交流、护理园地及教学研究等栏目,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china MTP医学信息网、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及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等10余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9年获得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及云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29]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徽志为学校统一标识,由圆形图案、藏青蓝的主色调、蛇杖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变形体、标有“昆明医科大学”校名的绶带、环绕蛇杖的孔雀羽翎、校名绶带下的台阶、环绕图案的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代等要素组成。 [6]
昆明医科大学校徽设计图由以下图案元素共同组成:圆形图案、藏青蓝的主色调、蛇杖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变形体、标有“昆明医科大学”校名的绶带、环绕蛇杖的孔雀羽翎、校名绶带下的台阶、环绕图案的英文校名、建校年代。
圆形图案。象征完整、圆满,展现学校包容、博大、团结的精神。
蛇杖(蛇徽)和DNA双螺旋变形结构。蛇杖(蛇徽)是医学的标志和徽记,人们也称之为“蛇徽”,其由来已久,且有特定的意义。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史诗中赞颂的民间医生阿斯叩雷波手持一根盘绕着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特别受人拥戴。后世出于对神医和灵蛇的崇敬,也为了纪念阿斯叩雷波,便以“蛇绕拐杖”作为医学标记,象征医学的权威。在校徽中突出蛇杖元素,用以展现学校医学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结合DNA双螺旋变形结构,更加彰显医学教育的特征。同时,蛇杖(蛇徽)和DNA双螺旋变形结构的结合,图案新颖,与其它医科院校的校徽比起来,使得我校的校徽极富个性。
学校中英文名、建校年代。“1933”使学校创建年代一目了然,标明学校的悠久历史。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字体,是对原校徽设计元素的传承。建校年代是新增加的设计元素。校名中文字体和创建年代是在校徽中对学校历史文化元素的一种体现。
在色彩搭配上采用的是藏青蓝为主色调,宁静平和,象征对生命的珍爱,彰显医学目的,视觉效果上也显得美观。
孔雀羽翎是对旧校徽中孔雀图案这一设计元素的传承,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校名绶带下的台阶寓意学校不断发展和攀登。
校名绶带下的三级台阶,分别寓意学校1933年创建奠基云南高等医学教育、1956年独立建院发展壮大和新时期建设呈贡新校区、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推进学校大发展,浓缩学校厚重历史、辉煌历程和发展目标。
精神文化
- 校训
崇德博学 济世笃行 [46]
校区情况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由呈贡校区、人民西路校区、平政校区三个校区组成,校园占地面积1482亩。 [49-50]
呈贡校区
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1]呈贡校区(校本部)有口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51]公共卫生学院、 [52]法医学院、 [53]药学院、 [54]护理学院、 [55]人文与管理学院、 [56]康复学院等。 [57]
人民西路校区
人民西路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西路191号, [50]人民西路校区占地面积233.72亩,实际办学用地面积221.1亩,2014年开始昆明医科大学对人民西路校区进行综合改造。 [58]
平政校区
平政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平政街39号,平政校区为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原址,地处昆明市中心,背靠五华山,毗邻圆通寺、圆通山、翠湖等。校区占地面积19.4亩,总建筑面积26700 平方,建有知行楼、校区管理服务中心、博敏园1—4幢、学生餐厅两个、篮球场、排球场各一;有学生床位2100个,教室18间(含报告厅),会议室3个、电子阅览室1间。 [59]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周晋熙 [69] | 校长 |
姜润生 [74] | 校长 |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姓名 | 备注 |
---|---|
廖锦霞 |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60] |
罗尧生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 [61] |
李长旻 | 德宏州医疗集团医院主任医师 [62] |
李起伟 | 楚雄州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血液内科主任 [63]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奖项 |
---|---|
- | 全国文明校园、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和平安校园 [1] |
2022年 | 获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64] |
2019年 | 获2019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报告一等奖 [65] |
2018年 | 荣获2018年“健康扶贫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全国表彰 [66] |
地图信息
播报编辑
昆明医科大学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4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微波炉
600/学年
门禁
校园环境
谊康南路地铁站
3个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