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良 [17],195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中国笛箫演奏家 [16],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竹笛学会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 [14]
张维良自幼喜爱音乐,八岁开始学笛,1967年得到著名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的精心培养和系统训练。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 [16]先后师从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等老师。1981年转入音乐学院器乐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后留校任教,任该校笛子专业主课教师。
1982年文化部全国民族器乐比赛(笛子组)荣获第一名。1987、2009、2011年在全国江南丝竹比赛中连续三届荣获一等奖。1987年出版中国首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并获中国金唱片奖。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荣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舞蹈《缘》荣获俄罗斯世界舞蹈大赛金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荣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2002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荣获中央电视台“新光奖”一等奖。2003年创作的《竹梦》荣获文化部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2008年担任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创作。201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花泣》优秀奖。 [14]
201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带头人称号。2011年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2014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荣获北京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教学名师奖。 [14]
- 本 名
- 张维良
- 性 别
- 男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地
- 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
- 1957年
个人经历
播报编辑
张维良,笛箫演奏家,195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自幼喜爱音乐,八岁开始学笛,1967年得到著名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的精心培养和系统训练。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等老师。1981年转入音乐学院器乐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后留校任教,任该校笛子专业主课教师。
张维良自幼喜爱音乐,八岁开始学笛,后跟随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等名家学笛。早年他改编的古曲《秋江夜泊》、《梅花三弄》等早已成为经典而广泛流传。很多人称张维良为“中国笛王”,还有很多人称他为“圣手箫王”。1986年灌制了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张维良是最早发起并实践“新民乐”的音乐家之一,不仅引进西方元素到民乐中,还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笛箫独奏曲和协奏曲。 [3-5]
1987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个人笛箫独奏音乐会。1987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笛箫演奏法》。1992年1月举办了《别梦》独奏音乐会。1993年与日本著名尺八演奏家——克里斯朵夫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与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弗郎索瓦联合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在台湾《音乐与音响》刊物上发表了《当代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1994年在《中国音乐》上发表论文《笛箫乐器呼吸理论及其实践》。1995在《中国音乐》上发表论文《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在香港雨果乐讯上发表的论文《冯子存的笛子演奏艺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箫演奏法》;年底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任团长;6月举办了《忆吹箫》独奏音乐会。199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箫曲四十首》;率团参加法国96’现代音乐节。1997年推出了箫与多媒体结合的专辑《箫的传奇》。 [3]
2025-08-07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张维良笛箫独奏会》。2000年10月,作为专家出席全国首家埙质量鉴定会,为埙及埙乐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6-8]2025-08-07在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厅与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曹光平先生的《中国大曲——埙与笛》交响作品音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大型团体表演《自然》配乐的作曲、配器以及整个开幕式全部文艺演出的箫笛演奏 [7]。
2025-08-07晚张维良教授率领的中国竹笛乐团在萨拉热窝成功举办了2018“笛箫传天籁”巴尔干半岛五国巡演的首场音乐会 [9]
2025-08-07由中国笛箫演奏家张维良率领的中国竹笛乐团,21日晚在阿尔巴尼亚港口城市都拉斯上演“笛箫传天籁”主题音乐会 [10]。
现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2],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
2025-08-07,在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天涯共此时”中秋线上特别节目上,表演笛箫独奏《良宵》 [15]。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音乐专辑
音乐单曲
歌曲名称 |
---|
《笛的世界》、《张维民的吹笛艺术》、《花泣》、《殇》、《天幻箫音》、《喜相逢》、《问天》、《醉笛》、《箫的世界》、《张维良的吹管艺术》、《花泣》、《殇》、《别梦》、《中国佛乐》、《冯子存笛曲精选》、《喜相逢》、《问情》(MIDI与笛、箫、埙合作专集)、《箫的传奇》 |
参考资料 [11]
论文著作
张维良撰写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发表创作、编配的作品106部。其中《20世纪笛子名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备教材,其中的乐曲是学生必需学习吹奏的曲目。这本教材也成了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笛箫演奏专业学生重要的工具书;在核心刊物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2007年完成了北京市教委的《民族器乐教材建设》科研课题。 [5]
出版图书
- 作者名称 张维良
-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
- 作者名称 张维良作品时间2004-1-1
- 《箫吹奏法》是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维良。本是一本基础入门的教课书,共分乐器概况、基本练习方法、技巧练习、综合练习四部分。
- 作者名称 张维良作品时间2006-9
- 本书收入的曲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经典名典,另一部分是创作作品。传统作品部分是作者近二十年来艺术实践的积累,乐曲以琴曲和古代艺术歌曲旋律为基础,根据乐器自身的特点,经过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在演奏上与传统原谱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音乐语汇以及笛箫与筝的合奏表现上更为器乐化;创作作品主...
- 竹笛作者名称 张维良
社会活动
播报编辑
张维良曾先后赴中国香港、菲律宾、奥地利、法国、英国、荷兰、德国、丹麦、日本、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演出和讲学,以及多次参加国内的重大演出,均获成功。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有9名先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上获奖。多次出版丛书和发表论文,均得到有关专家高度评价。被评为中国'98突出贡献专家。 [3]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优秀表演奖(笛子组第一名)。1983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二等奖。1987年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一等奖。(集体)1987年演奏的《清明上河图》(箫与箜篌)获1987年国际放送基金大奖。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1995年录制的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荣获金唱片奖。 [12-13]1995年底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任团长,已举办系列音乐会五场,并率团参加法国96’现代音乐节,获得极大的成功,被誉为是“中国最有希望的演出团体”。
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舞蹈《缘》获俄罗斯世界舞蹈比赛金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MTV比赛获中央电视台“新光奖”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荣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2003年创作的男子独舞《竹梦》音乐获“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2009年由他所带领的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果二等奖”;特色资源库“民族器乐竹笛篇”被评为优秀。 [5]
注: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4]
个人成就
播报编辑
- 将笛子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
张维良创造性地在笛子演奏中运用了全音阶及十二音序手法,将笛子的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这种后现代手法也被张维良运用于箫的演奏上,让听惯传统笛箫演奏的人听觉上感到很新奇。
- 跨行业宣传传统音乐
张维良曾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像《菊豆》中使用了埙、《霸王别姬》更是整部电影音乐仅采用一种乐器,这在电影史上尚属少见。随着这些电影走向国际,中国的传统音乐也被世人所知。但张维良说,民乐还没真正走出去,洋人听民乐有时只是猎奇而已。 [4]
- 创建华夏民族管弦乐团
张维良于2006年在其原有创办的“华夏室内乐团”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管弦乐团”,这支乐团的成立旨在不断拓宽民族器乐的创作、表现空间,从东方美学的角度,对创作、表演的风格特色进行合理的审视,同时提炼和归纳器乐演奏和技能训练的经验,使民族器乐的教学方法不断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新的时代探寻民族器乐合奏形式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个平台上,具有不同风格、流派特征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可以展示其才艺、彰显其观念;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利用这个平台,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华夏民族乐团成立以来在国内外进行数十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包括:2025-08-07到2月13日,作为北京奥运文化使者出访欧非六国巡演;2025-08-07,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展现中国传统民乐魅力的“华夏新世纪”音乐会;2025-08-07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中国,加油”民族音乐会;2025-08-07,在意大利参加了誉为音乐教育领域奥林匹克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闭幕式会旗交接仪式音乐会;2009年10月于台湾举办了“两岸音乐文化交流”音乐会;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在国内十余城市进行巡演活动,举办近40场音乐会。 [5]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 总评
《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音乐周报》、《人民音乐》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和专访文章,巴黎《欧洲时报》和伦敦《独立报》也进行专题报道,把他誉为:“对整个笛箫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5]
- 名家评价
金铁霖:他是当今最好的笛箫演奏家之一。
李西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先生的《天幻箫音》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具有魔幻般魅力的音乐世界。以新颖的创意和高超的演技,赋予古老的箫、笛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一个高起点上,开了中国乐器NewAge的先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