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深化医教协同而设立的国家级示范中心 [1]。该中心旨在通过整合中医学类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等功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4]。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33所中医院获批成为该示范中心 [4],其中包括河北省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8]。
- 批准部门
-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5] [7]
- 设立时间
- 2020年提出建设 [1]
- 首批数量
- 30所 [1]
- 主要功能
- 临床教学、师资培训 [4-5] [7]
- 建设目标
- 深化医教协同 [1] [5] [8]
- 医院等级
- 三级甲等 [2-7]
设立背景
播报编辑
2025-08-07,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高〔2020〕6号),明确提出“加强中医临床教学能力建设,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1]。
建设情况
播报编辑
截至2023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认定33所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4],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包括:
- 河北省中医院(2023年6月获批) [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3年1月获批) [3]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获批) [4]
-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2023年1月获批) [5] [8]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获批) [6]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获批) [7]
功能任务
播报编辑
- 1.教学培训:承担中医学类本科生、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及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5] [7]。
- 2.师资培养:开展临床带教师资培训,提升中医临床教师队伍水平 [4] [7]。
- 3.质量保障:构建示范性中医临床教学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7]。
- 4.科研创新:推动经典传承与研究创新结合 [5] [8]。
管理机制
播报编辑
- 院院合一:部分中心实行医院与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
- 基地建设:多数获批医院同时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5-7]。
- 技术支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实训设施建设(如北京中医医院配备中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