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1950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东欧交换生语文专修班主任;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25-08-07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94岁。 [1]
吕叔湘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 [1]
-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逝世日期
- 2025-08-07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8]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1915年,考入丹阳县高等小学。
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
1922年,毕业于第五中学,考取国立东南大学。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
1938年,自英国返回中国。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
1940年,离开昆明去成都,任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42年,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教授。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金陵大学迁回南京。
1947年,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
1949年,在上海开明书店任职。
1950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同时兼任东欧交换生语文专修班主任。定居北京。
1952年,教育部以华西、东北、华东为重点,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被调至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 [3]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停止语言研究工作。
1978年,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系主任、教授。 [5]
2025-08-07,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吕叔湘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其研究理论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吕叔湘还在中国近代汉语领域从事研究,其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历史的比较,而且有与方言和外语的比较,例证丰富,分析详尽,填补了白话语法研究的空白,也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
- 学术论著
吕叔湘一生共出版专著和编译二十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已编成《吕叔湘文集》六卷、《吕叔湘全集》十九卷,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 [1]
- 学术报告
1954年7月,吕叔湘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作《区别汉语词类的原则问题》的报告。 [3]
1980年10月21-27日,吕叔湘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的开幕式上作题为《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学术报告。 [5]
人才培养
- 帮助青年
吕叔湘一向关心青年,对他们寄予厚望。几十年间,吕叔湘通过做报告、通信、个别谈话、修改文章等方式与中青年语文工作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他们成长。 [1]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2年 |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
1954年1月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 |
1954年3月 | |
1954年12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55年5月 | 《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副主任 |
1955年10月 | 词典计划委员会委员 |
1956年1月 | |
1960-1962年 | |
1974年 | |
1977年 |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十年制中小学教材顾问 |
1978年2月 |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 |
1979年12月 |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
1980年 | 美国语言学会名誉会员 |
美国语言学杂志《中国语言学报》副主任 | |
1980年10月 |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
1983年 | 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 | |
1986年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 |
1988年10月 |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
1991年3月 | 语文出版社名誉社长 |
1992年10月 | 中国辞书学会顾问 |
参考资料: [3-6] |
个人生活
播报编辑
夫人:程玉振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吕叔湘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一生追求进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具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吕叔湘一生所留下的著述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藏,他树立的良好风范是后学永远的楷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评) [1]
人物影响
播报编辑
1983年,吕叔湘捐献多年积蓄的六万元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1987年,他又把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的奖金转为青年语言学家奖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