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胡同小学的前身于1368年定名为大兴县学;1403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学校始称顺天府学;1903年,府学东半部被改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近代小学;后曾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北京市三区中心小学”;现为“府学胡同小学”。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 中文名
-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 简 称
- 府学胡同小学、府学小学、府学
- 创办时间
- 1368年
- 办学性质
- 公立小学
- 学校类别
- 普通小学
- 学校特色
- 全国国学教育示范校
- 学校特色
- 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
全国红旗大队
全国古诗文诵读先进学校
中华古诗文经典工程特色校 - 主管部门
-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 地 址
- 本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5号
办学历史
播报编辑
1368年,报恩寺改为学校,定名为大兴县学;
1934年,学校改名为“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
1948年,北平全市公立小学教师们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学校的操场上发起“总请假运动”;
1949年,学校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教学建设
播报编辑
占地面积21000平米,庙学合一,完整地保留了校园内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建筑,加上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构成了“活”的教育博物馆。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
在这些学校当中,府学胡同小学的办学历史最为悠久,足有600多年。据了解,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368年创建的大兴县学,后为明清两代顺天府府学。1903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其后又多次易名。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1958年定名府学胡同小学。
所获成就
播报编辑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素养、现代意识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坚守“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创建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府学文化发展体系,力求为学生终身发展注入成长的基因,从而成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生命自觉。学校先后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EPD教育实验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全国国学教育示范校、中华古诗文经典工程特色校等光荣称号。
2025-08-06,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3]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4]
办学特色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