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灾害评估研究。他在潮滩湿地生态、海洋地质过程、极端天气灾害经济损失模型等领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交部数字南海等40余项科研项目 [1] [5],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出版专著2部。作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他主导建立了湿地评价体系与灾害预警模型,相关成果应用于曹妃甸工业区环境承载力评估等重大工程 [1] [4]。2023年起担任遥感与测绘国际学术会议技术程序委员,推动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
- 性 别
- 男 [2] [4]
- 出生日期
- 1967年3月
- 职 称
- 教授 [2-3]
- 毕业院校
- 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 所在单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6]
- 研究方向
- 海岸带环境、灾害评估 [1] [4]
- 学术职务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专委会常务理事 [1]
- 荣誉称号
- 江苏省生态规划学科带头人 [1]
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
播报编辑
于文金教授聚焦海岸带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了涵盖湿地生态评价、海洋沉积物重金属迁移、暴雨灾害损失评估的完整技术体系 [1] [5]。其研究特色体现在:
- 建立国内首个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应用于盐城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估及利用规划 [1]
- 揭示黄海重金属通量时空分布规律,成果纳入国家973计划项目核心结论 [1]
- 开发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干旱监测系统,验证FY-4卫星在业务化应用中的可行性 [5]
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播报编辑
截至2023年,主持世界银行(蚌埠水污染治理居民支付意愿调研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 [1] [4],代表性成果包括:
- 构建曹妃甸工业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估模型,支撑渤海湾重大工程建设决策 [1]
- 在《地理学报》《生态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篇 [1]
- 出版《海岸带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论》等专著2部 [1]
学术任职与社会服务
播报编辑
作为江苏省灾害应急专家库成员,深度参与多项政策制定:
- 2018年主持淮河流域暴雨灾害评估,为防灾预案提供数据支持 [1]
- 2021年参与青海三江源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优化生态修复方案 [1]
- 现任中国地理学会高级会员,《地理研究》等期刊审稿专家 [1] [4]
教学与人才培养
播报编辑
自2019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方向涵盖:
- 海岸带资源环境遥感监测 [4] [7]
- 极端气候事件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1] [5]
- 海洋地质过程数值模拟 [1] [8]创新"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奖2项 [4]。
学术交流与影响
播报编辑
2023年担任第二届遥感与测绘国际学术会议技术程序委员,推动建立海岸带遥感监测国际合作网络 [8]。其团队研究成果被纳入《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相关技术方案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用 [1] [4]。2021年作为教师代表在地理科学学院科技总结会上,系统阐述海岸带研究的学科交叉创新路径 [6]。